來源網址:
最近剛開始臨摹顏真卿的東方朔畫贊,全稱《漢太中大夫東方先生畫贊並序》,遇到諸多瓶頸,查詢些許資料,尋找入門之法.
陳欽忠先生《從何紹基書學中的顏體內涵及其效應》一文中 提到何紹基曾說:
「習顏書者,尤先習其莊楷。
欲習魯公書,當從楷法起。」
意思是說學顏真卿的書法要從楷書入門.
陳先生又提到清蔣和的《書法正宗》 「初學宜先大字,勿遽作小楷。從小楷入手者,以後作書皆無骨力。蓋小楷之妙,筆筆要有意有力,一時豈能遽到?故宜先從徑寸以外之字,盡力送足,使筆筆皆有準繩,乃可以次收小。」
陳欽宗先生的意思是初寫楷書,宜寫大字,不宜從小字入門.
又拿康有為的話作佐證:
作字宜從何始?宜從大字始。《筆陣圖》曰:「初學先大書,不得從小。」然亦以二寸、一寸為度,不得過大也。
難怪我的書法老師這學期要求我們書寫大篆和顏楷都要從大字入門.
顏真卿的東方朔畫贊特色是:峻峭挺拔,深厚雄健,氣勢磅礡,神采煥發;運筆圓潤,肥瘦相宜,結構稍長,神韻清朗.
此碑在線條上以壯美厚重為其特質,節錄石頭出版社,作者李怡提出書寫此碑的一些法則.
〈一〉用筆方面:
1.捺鈎筆法得自漢隸,如『東』的左邊一豎,『太』的捺筆, 『先』、『并』的鈎筆.
2.橫長直豎之筆,師法漢魏橫輕豎重;起筆落筆要有圓而有力的頓筆,如『東』字的右上轉角處,顏真卿常以隋碑方挺及晉帖圓勁之筆來一個突出的頓筆,形成一個又高又厚的聳肩,能使整個字態,表露出力量,增加吸引力.
3.此碑點筆,首倡圓重;捺筆則尚尖利,力到筆到.
〈二〉結構方面,顏體氣勢雄偉端莊,恢宏有力量.
1.字內大膽留白,筆勢不向旁溢,亦即宏中而斂外,氣象開闊,勁力內充.
2.字勢滿格,並由此造成「字間櫛比」,章法茂密.
3.動有姿態,不少字己開始變化左右結構單位所佔空間的常規比例,以正面形象示人.總體結字仍基本取左右向背,己略見拙美的意味.
搜查到這些資料,細心,用心揣摩,日後再研習臨摹必大有幫助.
感恩前人的資料撰寫和搜集,讓後生晚輩獲益良多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