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紙:長137公分 寛35公分 共四張

筆:一號白鶴

吳竹墨

一天之內完成,的確相當累,共537字!

行數沒控制好,邱老師建議我在最後多餘留白處寫些心得,看起來更完整.

 

DSC08212 

    《前赤壁賦》原文

    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,蘇子與客泛舟,遊于赤壁之下。清風徐來,水波不興。舉酒屬客,誦明月之詩,歌窈窕之章。少焉,月出于東山之上,徘徊于鬥牛之間。白露橫江,水光接天。縱壹葦之所如,淩萬頃之茫然,浩浩乎如馮虛禦風,而不知其所止;飄飄乎如遺世獨立,羽化而登仙。于是飲酒樂甚,扣舷而歌之;歌曰:桂桌兮蘭槳,擎空明兮遡流光;淼淼兮余懷,望美人兮天壹方。客有吹洞箫者,倚歌而和之,其聲烏烏然,如怨如慕,如泣如塑,余音嫋嫋,不絕如縷;舞幽壑之潛蛟,泣孤舟之嫠婦。蘇子愀然,正襟危坐,而問客曰:何爲其然也?客曰:月明星稀,烏鵲南飛;此非曹孟德之詩乎?東望夏口,西望武昌,山川相缪,鬱乎蒼蒼;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?方其破荊州,下江陵,順流而東也,舳舻千裏,旌旗蔽空,酾酒臨江,橫槊賦詩;固壹世之雄也!而今安在哉?況吾與子漁樵于江諸之上,侶魚蝦而友糜鹿;駕壹葉之扁舟,舉匏樽以相屬;寄蜉蝣于天地,淼滄海之壹粟;哀吾生之須臾,羨長江之無窮。挾飛仙以熬遊,抱明月而長終。知不可乎驟得,托遺響于悲風。蘇子曰:客亦知夫水與月乎?逝者如斯,而未嘗往也;盈虛者如代,而卒莫消長也。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,則天地曾不能以壹瞬。自其不變者而觀之,則物于我皆無盡也,而又何羨乎!且夫天地之間,物各有主,苟非吾之所有,雖壹毫而莫取。唯江上之清風,與山間之明月,耳得之而爲聲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無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!而吾與子之所共食,客喜而笑,洗盞更酌,肴核既盡,杯盤狼藉,相與枕藉乎舟中,不知東方之既白.

 

 趙孟頫,字子昂,號雪鬆道人,又號水晶宮道人,湖州(浙江吳興)人。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。宋滅亡后,歸故鄉閑居,后來奉元世祖征召,歷仕五朝,官至翰林學士承旨,榮祿大夫,封魏國公,謚文敏。擅長篆、隸、楷、行、草各體、冠絕古今。著有《鬆雪齋集》。

  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。《元史》本傳講,“孟俯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,遂以書名天下”。贊譽很高。據明人宋濂講,趙氏書法早歲學“妙悟八法,留神古雅”的思陵(即宋高宗趙構)書,中年學“鐘繇及羲獻諸家”,晚年師法李北海。

  此外,他還臨撫過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、褚遂良等人,集前代諸家之大成。誠如文嘉所說:“魏公於古人書法之佳者,無不仿學”。所以,趙氏能在書法上獲得如此成就,是和他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分不開的。

  尤為可貴的是宋元時代的書法家多數隻擅長行、草體,而趙孟頫卻能精究各體。他的文章冠絕時流,又旁通佛老之學。后世學趙孟頫書法的極多,趙孟頫的字在朝鮮、日本非常風行。趙氏楷書中也有上乘之作,如《三門記》結體寬博深穩,運筆酣暢圓潤,最適合當字帖。趙氏傳世作品以行楷居多,大多用筆精到,結字嚴謹,如《赤壁賦》堪稱經典之作。

  來源:中華美術網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ppyfen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